2021年一月份总结与二月份计划

Posted by AlstonWilliams on January 30, 2021

乡愁

月初订的机票,月末就退了。

月初就想好买哪天的机票,哪天请假,哪天到家,回家以后干嘛,拜访下老师,见见老朋友,去山上上个坟,接爷爷奶奶回家,放个炮仗,好几年没放过炮仗了,去看望下姥姥。

但国务院的一纸通知直接就断绝了这个念想。这个月大多数时间就是自己度过的,下个月一整月估计还是一个人吧。

漂泊了一年,到头来还是孤魂野鬼。

闲事

这个月一直在忙着完成月初制定的计划,有成长,有拨云见日,也有徘徊,缺失未来视野后的迷茫。

每年一月一日我会结合对未来的期许,以及过去一年的进度,制定新的一年的计划。比如过去一年的计划是找到女朋友,今年的计划是和女朋友一直走下去。去年一年的计划是学习吉他,今年的计划则是自己找简谱学习两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学习钢琴。然后再针对一年的计划,每个月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一年的目标。

每月的目标,为了给自己充分的压力,充分的紧迫感,所以都会制定的多一些,而且月初几天还会再补充,所以每次到月末总是会发现有一些目标没有完成。

每年的目标也是这个样子。大概是2017年12月份开始,给新年制定计划,写每月总结,计划下个月。新的一年来了,回顾过去一年的计划,往往都会发现偏离了原因的规划。像19年回顾18年的一年时,发现很多事情都没做。有些事情做了但是也没做到自己特别满意的程度。但21年回顾20年一年的计划时,还是颇多惊喜。因为20年制定每月计划的时候,其实没有过多参考年初制定的一年计划,大多是一个月完成了之后,想想那儿做的不好,下个月制定计划改进一下。或者生活无聊了,就制定个计划学习新的东西。而回顾20年的时候,发现和20年计划没有差距太大。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回顾20年,自己完成了那么多的事情,达成了那么多的成就。而之前如果有谁说一年之内能做到这些我肯定会觉得他在吹牛逼。等到自己做到了,就发现一年虽短,但也足够做很多事情了。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养成一套新的生活习惯,足够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审美,足够一个人完成自己的蜕变。

所以在制定21年计划的时候,就制定了很多现在看起来一年内很难完成的事。因为总是觉得一年太短。

这个世界在不断迭代升级,人也是一样。一个计划,制定的时候总认为完成了就是尽头,但很多时候完成了也只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无限的游戏,而不是一个有限的游戏。

像学吉他。刚开始会按和弦就满心欢喜,后来学了一些简单的歌曲,就以为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再后来搜寻简谱,发现里面用到了扫弦,才发现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学了和弦之后,又发现指弹很酷。我还没有学习指弹,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挑战。但我意识到,学吉他这件事情是没有尽头的。在我眼里,只要学会扫弦,练熟《故乡》和《浮生》,就达到自己的目标了。但是其实这个达成目标是有水分的。总是能发现自己这儿做的不够好,那儿做的不够好。然后要去改进。过去的成就就成了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有个词叫知足常乐。一直进步,修正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确实很有成就感。但也要意识到这条路没有尽头,你总能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而很多时候,生活里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所以把一个无限的游戏变成有限的游戏,接受自己的小瑕疵,达到自己现阶段目标之后腾出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知足常乐,也是极好的吧。

当然,并不是说就是以后再也不会进步了。而是在完成更重要的事情以后,有闲情逸致,有时间之后,还是要回过头来上升的。我吉他肯定不会停留在这儿,后面肯定会慢慢往指弹这个方向靠拢。但在这之前,我有其他事要做。

制定了一个月的计划以后,这个月就有了灯塔。我们的生活就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小船,随时可能失去航向。但有这个灯塔在,当偏离航向的时候,就能重新回到正轨。我们每个人都是麦哲伦。

只是,这个灯塔啊,也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因为这个月只需要按照这个计划来,本身这个计划制定的时候,想完成就有不少难度。所以这个月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就需要付出自己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就不会腾出头脑去思考未来的生活。所以偶尔想起未来的时候,会觉得虽有可期许,但也是漫漫长路。

这个月虽忙,但忙里偷闲,吉他练的也不少。平均有十几次。

以前早的话到家八点半左右,可以充分练习吉他而不用担心扰民。现在一般到家九点半左右,练习半个小时也还好。最近很多事情容易进入心流这种状态。弹吉他就是最容易进入的一件事。周末经常本来有些抗拒的拿起吉他,但一旦拿起来就很不自觉的忘记了时间,然后一弹两三个小时过去了。

《故乡》除了前奏其他的都练习的差不多了。扫弦扫出来的也是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不是开始那般,基本上都是一弦的声音。完全没有低音区。

《故乡》是又重新找了谱子。原先的谱子是高低音区层次分明的。每一节拍第一个四分音符是低音区,后面的三个四分音符都是高音区。这种理论上来说,由于层次分明,确实应该更好听。但我练习的时候老是只有高音区发声,听起来就很难堪。

后来看有个人弹得很不错,观察了一下他的动作,跟我的谱子明显是对不上的。所以后来就找这个谱子去练的。这个谱子其实就是取消了高低音区之分。全部都是从五弦扫到一弦。练熟了听起来也还不错。经常会练习到兴起。这个人是把原谱改编了下,听起来感情更到位.特别喜欢这个版本.

只是前奏这儿弹得还不怎么样。等到把前奏再练习完成。这首歌就算完整了。

至于《浮生》,也是只练习了唱的部分。前奏和结尾那儿还没有练习。后面再练习完整吧。

这个月,也重拾烹饪的乐趣。做了甜辣烤排骨,可乐鸡翅,煎牛排,卤猪蹄等几样菜。总体来说还不错,但味道还差一点。像卤猪蹄,炒糖色的时候冰糖放多了导致出来的口味偏甜,不是很喜欢。最让我不开心的是,买回来的猪蹄上面都有猪毛!我又没办法去除。

煎牛排外观上达到了预期。但口感离预期还差很多。

第一次做的时候,是先在煎锅里正反合煎一分钟,然后拿出来静置五分钟。然后再加黄油和迷迭香再煎四十秒,再静置十分钟。然后切开摆盘。

这样做出来有两个问题。

  1. 我用的是三厘米厚牛排。这样煎出来之后,牛排大概只有三分到五分熟。我很不喜欢这种熟度。

  2. 牛排在第一次静置过程中,应该会出血水。把内部的酸味排出来。但我做的时候第一次静置并没有出血水。所以吃起来有些发酸。询问商家,商家说西冷牛排就可能会发酸,是正常现象。但我觉得可能是这块牛排来回冷冻过好几次导致的。只能下次换个店。

后面第二次做的时候,吸收了第一次的教训。所以先把牛排用黑椒酱,海盐和黑胡椒碎腌制了三小时左右。然后煎一分钟,静置五分钟,再煎四十秒,拿出来放到预热75度的烤箱里烤十分钟。但做出来的依然跟预期有较大差距。

这次是因为烤箱温度太低,所以内部并没有熟。又重新放进去125度烤了10分钟才达到七分熟。

但七分熟又有点熟过头了,有点发柴。预期的牛排是五分到七分熟之间,汁水饱满。

做法我觉得没啥问题,主要是牛排的品质可能有些问题。

后续购买了新的牛排,做出来预期的品质,再更新食谱吧。

做出来这些之后,就发觉其实做菜啊,都是相通的。

像之前做煎羊排,内部没熟,吃起来也没啥味道。一方面是牛排没有腌制。另一方面是煎的时候火候不到。像之前做烤鸡翅,老是烤大了。其实烤箱150度十分钟就好了。吃起来口感就刚好,肉质又嫩又鲜美。

做菜这件事,看菜谱固然能做的不至于太差,但要达到自己的口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道菜谱,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定制化。这就要求做菜的人对各种食材的特性,调料的作用,菜谱的每一步是为什么都要清楚。才能再其中加入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

像最常见的老抽和生抽,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很多时候,比如说做卤牛肉,既要放老抽又要放生抽?比如做煎牛排时,为什么中间要静置?不静置行不行?比如青椒为什么在炒菜时最后放?

做菜不简单。中间差一步做出来的味道可能就相差甚远。有些步骤不做味道可能也相差甚远。比如做红烧鲫鱼和可乐鸡翅,如果最后没有收汁那个步骤,出来的就不是很入味。

做菜也跟做其他事情一样。能把一种菜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已经很牛逼了。没必要追求那么多品种。

读书

这个月书读了不少,视野开阔了很多。对这个行业不至于雾里看花了。

最有帮助的一本书是《程序化广告:个性化精准投放实用手册》。之前一直不明白自己做的产品有什么价值,不明白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不明白客户投放广告的整个流程是什么样子。而这本书把整个广告营销的每个环节都讲清楚了,从DSP,到ADX,到DMP,这个环节中都有哪些角色,他们是怎么对接的。广告主从广告预算,到最后千人千面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受益匪浅!

月初也了解了一下公司的产品体系。我熟悉的产品有一些,还有一些不熟悉的产品。了解了这些东西以后,考虑问题的时候就能更全面一些。

还读了一些七七八八的书。

《饱食穷民》介绍了日本上个世纪加班过度,工作压力太大,年轻人不想恋爱,不想结婚,不想生子的社会现状。跟现在国内很像。令人唏嘘不已。

《学会看病》中介绍了一些医学史,一些医学常识。我没仔细看。本来以为这本书会在医院如何办理住院手续等实用的技能。后来只看到有介绍专家号和普通号的区别。没有太大价值就没再看了。

还有两本看了一小部分发现不感兴趣就不读了的就不说了。

理财

这个月在资金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改善。

之前是每月工资发下来以后,先还房贷,然后买入基金。然后把剩下的钱统一放在工资卡里。很粗糙。经常导致月末发现严重超出预算,但又不知道到底是哪儿花的不合理。

而本月配合银行卡和微信记账本,把资金划分的很清楚,而且发现消费超出预算之后也能追本溯源。

首先,每月工资发下来之后,划入一张专用银行卡A,买基金的钱划入另一张专用银行卡B,赎回基金用于还亲戚的钱放入另一张专用银行卡C。然后,付房租的钱划入微信零钱通,剩下的这部分钱存入微信零钱,作为每月消费预算。

每月消费的时候,不管是点外卖,线下消费,还是京东购物,全都走微信零钱。配合微信记账本,就能清晰地统计出来每月总共消费多少,各部分占了多少。然后对于大头可以追本溯源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这种方式只有一个缺陷:通过支付宝以及高德支付的钱就不能纳入监管体系中。而出行订机票,晚上加班打车这些都绕不过支付宝。不过也还好,这些很容易统计出来。所以也不是什么问题。

拿到这个月的消费报告之后,吓我一跳。基本上是我预算的两倍。其中京东购物占了1/4,餐饮占了1/2,保险和一些七七八八的支出占了1/4。

京东购物主要是购买生活必需品,书籍,非那雄胺等。这部分没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餐饮这部分中,有相当一块是由于本月重拾烹饪购置调味品等花费的,这部分应该按月平摊到每个月中,但生活支出嘛,不要搞得这么麻烦。餐饮剩下的就是点外卖,买水果,烹饪食材,也没什么优化的地方。至于保险,也是由于有一笔是按年计费的,这个月刚好是计费周期。

工作

这个月工作渐渐明朗。结合产品迭代计划,和老大以及产品经理讨论,制定了产品计算端一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当下第一季度的工作计划。

接下来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技术栈会有很大的扩展。产品也可以预期的由重变轻。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组内已经技术储备,摩拳擦掌好长时间了。

但也还是能看到有些地方做的不足。比如缺失Code Review,git分支不规范,运营负责人和特定项目强绑定,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一季度我们就先把这些缺陷修正,同时进一步做技术储备,后面的季度就可以全力把产品短板补上。

对团队执行力还是很满意。除了短期事项,和老大制定的长远规划也都在组内稳步推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主动承担起自己该做的工作。从来不会拖延。

二月计划

继续一月未完成的事项:

  • 学习ES
  • 从各方面,包括使用场景,社区活跃度,重要功能支持,耦合度等程度对比大数据常用组件
  • 每周看一个业界相关架构的分享

二月份新计划:

  • 阅读《Designing Data Intensive Applications》
  • 阅读《计算广告 互联网商业变现的市场与技术》
  • 阅读《门后的秘密》
  • 推动Gerrit落地,规范git分支,规范commit message
  • 推动组内Clickhouse以及Flink分享
  • 找一本文学类书籍阅读
  • 学习钢琴,先把前面购买的入门课程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