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离过年的脚步又近了一些。上年春节时光恍如昨日。工作以后,经常会感叹一年过得太快了,求学时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过年,总是要扒着指头数日子,计算离多年还要多少天。但现在则是想起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又快过年了。
今年格外的寒冷。华为的寒气算是传递给每个人了。前几年还会打开基金软件看看是盈是负,今年则完全没有兴趣。基本上就把投在基金的这部分钱忘掉了。本身没攒几个钱,遇到这种寒冬就格外慌乱,但也没有什么好的解法。这个寒冬,要做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决定,人生最重要的几年,就遇到了经济寒冬,所幸自己还算努力,努力上了一艘大船,还算是有些保障,不至于溺水淹死。人生的路还长,慢慢走吧。
今年偶尔会想起自己多少岁。如果按照年份来算,按照老家的算法来算的话,今年实岁26岁,虚岁27岁。过去也没想到自己会对这两个数字这么的敏感。当想到自己26岁的时候,想到的是自己还年轻,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计划。但一想到自己27了,马上想到自己也是快30的人了,离30岁没两年了,但到现在还一事无成,跟那些听到的看到的某些30岁的人完全没法比,马上又会陷入失落。
这个月也格外的寒冷。全国各地发生了一些事情,上海也发生了一些。没现场参与,只是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只言片语。最近也是今年第二次被封控了,被封了两天。封控之前,公司早就要求居家办公了。听到封控消息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冲出去,去公司拿电脑。一直用家里的电脑不太好,就去取了公司电脑。小区晚上六点就要被封控,我五点五十八分左右冲出去的。拿回来之后,看到小区只进不出被封控的样子,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进来。想到不进来又能去哪儿呢,最终还是跟三月时同样的视死如归的心情进来了。所幸只是封了两天。
上海发生那些事情的起因据说是因为乌鲁木齐发生的事情。但乌鲁木齐的事情显然不止影响到了上海,而是全国各地都开花了。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本来以为国民在这一百年中都失去了血性,适应了那种没有自由的生活,但显然没有,可能适应了这种生活的只有我,毕竟没有资产外逃,又不想失去好不容易从小镇逃脱建立起来的一点点物质生活。所以能怎么办呢?只能麻痹自己了。
在这些事件中出头,就需要有放弃一切的觉悟。近有北京某事件,远有30年前的某事件,不同的是,30年前,即使高层也有人为自由发声,虽然他们失败了,而此时则不是。我知道这些为自由发声的勇士可能都不在了,但还是祝愿他们能够健康活着。这两天北京防疫措施的调整,证明了他们斗争的胜利。虽然只是防疫方面的自由,某些方面的自由估计还遥遥无期,但这些事情说明了人民有血性,能够团结起来,能够斗争取得胜利。敬伟大的人民!
复盘
这个月过得怎么样?自己是否满意?
本月在认知方面做了进一步升级,并且也产出了一些显著的成果。所以在技术方面很满意。业务方面的话也有一些进展,也在持续往好的方向发展,业务方面也算满意。但在个人状态方面不是很满意,10月份制定的能力模型,本月似乎完全把它忘掉了,根本就没有朝着这方向走,而是延续了很多10月份就发现的陋习。为什么没有照着这个能力模型去做,以及如何不被绊倒两次的预防措施需要深入思考一下了。
业务方面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业务方面的进展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是会去主动跟用户联系,询问他们某一段时间没用我们产品的原因,以及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建议。了解他们的痛点。同时对我们的用户访问数据的统计模型进行了优化,因为之前会涉及到很多不是目标用户的访问,所以每周我们在分析用户访问变化的时候,不是很准确。现在只统计目标用户的访问,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这里还有值得优化的地方,即现在我们需要去人工找业务同学聊为什么他们没用平台,但其实内部工具有一个归因分析,能够直观看到数据波动中,哪些因素影响最大。这个功能我们应该用起来,让数据分析更加有理有据。
第二点是跟mentor聊之后在认知上的升级过程。关于如何用数据给用户赋能这件事,过去我理解的是要给产品提需求,然后协调前端/数仓开发,这样实现一个功能,最终给用户赋能。但这个过程太重了,我们可能只是从某个用户听到他有一个痛点,但全局上其他人可能没这些痛点,所以对产品来说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做。而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先收集到需求,然后用低代码工具帮用户实现这么一些小工具,或者把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一些重复性工作,如数据问题排查等抽象成一个工具,把这些工具提供给用户,最终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得到对用户有价值的结论,再做到产品上,这个流程可能更加友好一些。
第三点是困扰了我们一段时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规范了后续数据口径的透出逻辑,并盘了存量的数据问题,预期下个月能够解决掉成本比较小的这部分。
技术方面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技术方面的进展主要是认知升级。
先是跟电商相关同学沟通,对稳定性的理解从监控升级到了通过架构升级/专项治理等事前预防措施,到及时通过监控发现,再到SOP故障解决手册/值班措施等,最后是复盘/确定规范形成一个闭环。其实过去这几个月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在这个体系内的事情,只是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没有形成这么完整的一套方法论。听完分享之后,我就制定了一个完整的稳定性保障的方案,把我们过去做的这些散点的事情形成面,体系化。
本月在稳定性保障方面,我们主要还是聚焦在监控方面。一直在按照计划稳定的前进。我们不仅对任务签署了SLA,保障任务的产出时间,还通过内部的工具,对数据同步质量做校验,保障数据从Hive到我们最终的存储引擎这个过程的一致性。针对接口,我们也做了业务校验,保障提供的数据是符合常理的,如不会出现支付GMV小于核销GMV的事情。在完善监控的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监控发现了不少问题,并且顺利推动数仓/产品或者其他相关方做优化迭代。
监控方面,我们还做了一个监控看板。覆盖用户行为数据,前端JS错误率/白屏率,到后端的接口错误率,时延P99等常用指标,再到用到的计算/存储引擎常用的一些指标,再到数据生产时间/数据校验结果等,以及实时数仓常用的一些指标。全部指标都可以在一个大屏中看到,解决过去看监控数据需要横跨五六个平台的痛点。其它方向的同学也可以简单的把这个看板copy过去简单修改即可看到自己负责的方向的数据。
下个月继续按照计划前进就好了。
内部有个关于稳定性保障的分享,很想听,但当时没时间,这个周末抽个时间听一下学习一下吧。这个也是个人的一个痛点吧,很多会议确实想参加,确实想听,但是往往事情太多,确实去参加了,但完全就是在做其它事情,整个过程下来其实没有任何收获。这一点个人想想如何优化一下吧。
是否尽自己最大努力了?现在的自己能否成就三十五岁的自己?
是。
你的三年计划完成的怎么样了?有哪些进步?有没有偏离?
没有偏离。但应该时刻督促自己做的更好。
待人是否做到真挚诚恳,和朋友们的关系是否更加紧密了?
太宅了,周末基本都是待在家里。
四十岁的自己期望是什么样子?如果按照现在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会是什么样子?两者是否吻合?
是。
是否有保持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汲取到了哪些新的力量?
阅读的基本都是故事书。两本工具书如《敏捷武士》,从其中没获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复盘下来的方案,是否真正有去落实?是否被同一块砖头绊倒两次甚至多次以上?
能力体系没有真正得到执行。
是否有关注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发展?有哪些感悟?讲给我听一下
没有过多关注。
一年计划完成进度如何?
进展顺利。
时间是否都被高效地利用了?是否将过多时间花费在了娱乐上面?
合理。
十二月份计划
工作方面继续按照计划执行,生活方面不设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