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一月份总结与十二月份计划

Posted by AlstonWilliams on November 29, 2020

闲事

要说闲吧,倒也不闲。要说忙吧,却也不忙。

工作日一天也就那样过去了,八点起床,洗漱,做发型,打发胶,涂乳液,吃个早饭,就出去去上班了。地铁上阅读一些书,或者一些文章。工作时间是闲不下来的,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下班以后,地铁上继续读书,或者实在太累就看会短视频。到家以后,练半小时到一小时吉他,然后洗澡,洗衣服。再读会书,听一些课程,就该睡觉了。

周末是有些清闲。有时练四五小时吉他,有时只练一两个小时。听一些课程。玩一会游戏。看会剧。看会书。周末也就这么过去了。

说起来平淡无奇。但真的很无聊。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还好。但每次玩游戏,看剧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还有钢琴还没学,还有很多技术都没有深入了解,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还缺很多钱才能实现我的理想,怎么能有时间玩游戏,看剧呢?所以就会不自觉的去看一些商业周刊,看一些经济的视频,看一些技术文章。但还是一边看着剧,一边为了安慰自己装样子而已,表面文章。

我偏悲观。对于我无法通过自己能力解决的事情,或者看不到希望的事情,我会特别消极。有利有弊。优点在于,对于我能推动,能解决的事情,无论如何我都会想办法去解决。缺点在于,对认知之外的事情,会有一种无力感,会很消极。

这个特点,让我面对自己的目标,能够拆分出来很多步骤,制定计划去完成。但我有一些很难实现的目标,需要很多年,有一些需要十年,有一些需要二三十年,有一些需要传承的东西,甚至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些目标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认知的同时,也会有现实和理想巨大差距的落差感。也会给我很多压力。

对于实现这些目标所拆分出来的步骤,最低也是一年。所以,原本我打算第三年做到的事情,在第二年开始就需要筹划着去完成。有些事情,则不在人为,但自己也需要做好准备。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感。我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每个周找一家好吃又不贵的餐厅,体验不同食物带来的冲击感。因为我很喜欢烹饪,所以体验过之后,我就能把这些体验融合到我的烹饪技术中。而烹饪又是我对家庭幸福指数理解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周末,阳光洋洋洒洒地照进屋子的时候,妻子和女儿睁开眼走出房门,就能看到桌子上我为她们精心准备的午餐。

有了这个小目标,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餐馆。这些餐馆没那么豪华,没那么高级,甚至有让人进入了街头酒吧那种感觉,但食物的味道确实很不错。我体验到了耶里夏丽完全比不了的新疆菜,体验了自助西餐,我很喜欢其中的烤菠萝这道菜。酸和甜结合的恰到好处。

这个月也搬家了。从宝山搬到了闵行。对新家还是挺满意的。

之前住的房子是客厅隔断出来的,面积大概30平米左右。虽然也不小,但住着让人很压抑。主要是地板是实木地板,但已经被刮坏了,所以没办法清洁。我刚搬过去的时候,尝试用鞋刷等把地板刷出来,但由于地板上的腊早已经没了,所以我再怎么打扫也无济于事。所以每次看到脏脏的地板我就很抓狂。

新的房子是一室一厅。面积大概50平米。房租也很划算,性价比很高。室内按照北欧风格简单装修过,我把壁画什么的都给挂好就差不多了。住着挺舒服的。最主要的是,晚上练琴不用担心打扰邻居!

之前在那个房子,晚上十点以后我就不敢练吉他,担心影响邻居。而在这儿,十点之后,还是可以练,因为我是在一楼,把门窗关严实。楼上就听不到。隔壁也都是年轻人,睡的也比较晚,所以即使我练到十点半,也可以接受。楼上虽然住着老人,但估计不会影响到他们。我刚搬过来的时候,问过他们的休息时间,跟他们说过我晚上会练琴,担心吵到他们。如果晚上练琴吵到他们了,估计早就下来找我了,因为我住哪儿他们也都知道。

这个月重点在练扫弦和F和弦。在练扫弦时,发现了几个问题:

  1. 上扫太过生硬,声音不对。这个是由于手型不对,上扫时只扫了一弦导致的。后来改正以后就好了一些。
  2. 声音嘈杂。这是由于低音和高音没有分开导致的。分开扫就好了。
  3. 节拍不对。这个就是由于我现在对扫弦的节拍没有清晰的认知。像和弦分解一般都是120,四分音符为一拍,四拍一小节。但扫弦似乎要快,120听起来有些慢。
  4. 声音发闷,或者有杂音。这是由于和弦没按紧。扫弦相对于和弦分解其实更难。和弦分解在按和弦时一点一点来,比如要用C和弦弹53231323时,和弦分解的话,就可以先用左手无名指按好五弦,然后右手大拇指弹五弦,这个过程中,左手可以同步用中指按四弦,食指按二弦。而扫弦时则不行,一定要和弦都按好再扫,否则扫出来声音就会发闷,或者有杂音。所以其实对按和弦的要求更高。
  5. 声音不均匀。这是由于力度把控不到位。

总结出来这些问题,再针对性去练,后面总会练出来。我现在目标定成了,学会弹唱《故乡》,《浮生》以后,就可以练习钢琴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再去学个声乐。

阻碍我学习扫弦最大的和弦就是F和弦。Fmaj7和弦没什么问题,但F和弦我还没有掌握。其实这两个没有太大区别。就是F和弦里面相对Fmaj7多了五弦。练扫弦也可以用Fmaj7代替。但我考虑到一个是F和弦是非常常用的一个和弦,另一方面也不相信自己会被F和弦难住,所以就用一周的时间专门来练习F和弦。练习方法很简单。就是之前弹万能和弦时用的是Fmaj7和弦,现在换成F和弦。就这样弹一星期。有点弹吐了。。。所以有的时候也会弹一弹《董小姐》。

这个月也知道梳头了!过去早晨洗完头之后,吹干之后用手梳理,然后打发胶。经常会苦恼,怎么这么乱,有的时候一天的心情就被破坏了。有一天晚上突然想起来我少了一把梳子,所以就去京东上买了一套梳子。每天早晨洗完澡,洗漱完以后,用托尼盖往侧边梳好,然后用扁嘴的吹风机向左吹干,然后用排骨梳再稍微梳理一下。一般吹干就好了,不太需要再用排骨梳去梳。然后再打发胶。这样就克服了过去头发乱的问题。早晨能够充满自信的出门。

脱发问题治疗了几个月,总算有了好转。虽然发际线依然高,但头发洗完吹干之后,如果不从头顶看,发量看起来还是挺正常的。而我190+的身高,想看我头顶?做梦吧!

这个月天气慢慢变冷,所以跑步少了很多。搬到新家以后,就没跑过。体重也还好,跟之前差不多,166斤。等春夏秋再跑吧。刚好到时候吉他估计就练的差不多了,钢琴可以戴上耳机练,即使晚上十一二点练也不会扰民。

这个月也稍微学习了一下视频剪辑,还是蛮有意思的.日后给女朋友或者家里拍摄vlog的话,可能能用得上.

思进取

这个月听完了《Kafka核心技术实战》,了解了Kafka一些原理。也了解了Kafka的一些局限性。

也看了一些Flink实战相关的文章,一些关于数据仓库的文章,以及关于数据中台的文章。

很多次听说数据中台这个概念,但其实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直到跟老大讨论的时候,老大提到了这个词,才意识到要去了解这个词真正的含义,然后去理解老大对我们未来的规划。所以就拜读了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我理解下来其实思想不难,甚至很老套。计算机行业有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中间层解决不了的。如果一层不够,就再加一层。”中台战略思想和这个很相似,就是把各个产品需要用到的公共服务抽成一个中间层。避免重复造轮子,以及数据相互之间不打通的囧状。

至于Kafka,Flink等技术,则是由于未来产品要进行新功能的扩展,需要用到这些技术,所以现在先提前做业务储备,日后也可以在用到的时候进行技术选型。

除了这些技术,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学习。像ES,Clickhouse,Prometheus等,在现在我们产品要进行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刻,而我要配合老大选择合适的技术并落地,需要大量学习新知识。

理财

这个月理财方面没怎么关注,就一直放在那儿。

不过效果看起来不错。上个月预测拜登上台以后,以及由于标普本身被低估的因素,标普未来一定会涨。这个月标普涨了10%左右。这还远远不够。继续持有等待进一步上涨吧。

至于国内的基金,涨幅也还可以。前两个月买入的基金,大概都已经有了15%的涨幅。我其实现在比较倾向于卖出它们。但考虑到卖出以后,市场上也没有什么值得买入的基金,又不想全部投入到标普中。所以就一直没有卖出。就放那儿吧。

工作

前半个月情绪比较消极,因为感觉有一些事情我解决不了,过去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也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所以就很消极。

而后来又针对此事详细讨论了一下。现在看到公司上下都支持变革,就有动力去推动这件事情。

所以后半个月,工作主要聚焦在产品未来发展上,一些功能的规划,方案的原则,以及团队拆分,工作职责确认,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在某个功能的设计上,我和老大意见有一些分歧。所以反复讨论了好几次。这儿让我感觉很温暖的一点是,我的方案和老大的方案各有优缺点。我的方案在于实现相对简单,而且对存储引擎的压力相对于老大的方案不会多很多。而老大的方案优点在于遇到长的字符串时会整洁,减少存储压力,以及未来在项目上扩展更好。缺点在于实现相对复杂一些。在得出最终方案之前,老大没有强制我采用他的方案,而是在充分讨论后,让我理解了他的方案在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在授人以渔。让我在思考方案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对公司其他产品,对项目上的影响。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在确定团队要进行工作分离之后,以及未来我们产品的发展规划以后,我找团队成员里的每个人都聊了聊。告诉了他们团队的发展规划,未来产品的规划,对技术的要求。给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原本被工作压的有些消极的成员,在听到我们现在对技术的需求之后,立马焕发活力,到底是技术人啊。

聊完以后,一方面我认识到团队技术分享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半个月分享一次技术,我相信我们团队的技术氛围以及团队成员的幸福指数也会更高。另一方面,我认识到要抓紧把两个团队建立起来,工作职责分离,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时间去学习,去成长,去呼吸。

技术人的快乐就很单纯。听到技术就会不自觉的心情澎湃,甚至听到有个项目需要用到没有接触过的技术还会主动请缨加入,去学习。

真开心我们团队能有这么多人才!

读书

除了技术书籍,这个月还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十人以下团队管理》,一本是《我曾走在崩溃边缘》。

《十人以下团队管理》这本书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我们一般读的管理类书籍,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定位一般都是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而两个管理层次不一样,管理技巧上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对比两者的工作内容就能发现,中高层管理者一般比较少的参与到具体事物中,而基层管理者却要大幅度参与具体工作中,然后还要兼顾团队管理工作。所以基层管理者在指导别人工作时,就不能只是给一个模糊的方向,在授人以渔的时候,也需要具体一些。

而且,基层管理者往往会认为一项任务,比如要卖出100支笔,自己至少要承担卖出50支笔的责任。而这个思想是错误的。管理者的责任是凝聚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所以只要合理分配工作,实现了卖出100支笔的目标,即使管理者一支笔都没卖,也没关系。

另外,基层管理者过于强调自己要卖出去50支笔,就容易忽略对团队成员的关怀,不利于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团队力量,而不是一个人冲锋陷阵。当然,如果人手不够,自己需要承担的销售工作还是要承担起来,而不能只是分配工作.

总之,这本书对基层管理者来说比较实用。

《我曾走在崩溃边缘》中俞敏洪讲述了一些新东方发展过程中的事情。我觉得这本书一般,没什么意思。原本想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我比较消极的时候,想看看俞敏洪走在崩溃边缘怎么扛过来的,结果看到最后也没发现有什么崩溃边缘。

不过书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比如让我认识到新东方原来高层中也有斗争。

追剧

看了一部《成长的烦恼》。剧中每一集都是小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怎么教育他们。不仅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要和孩子做朋友,更告诉我们夫妻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撑。比如丈夫为了支持妻子出去工作的愿望就自愿选择了在家办公,照顾孩子。即使公司请他回去,有好的成长机会,为了妻子他也放弃了。

另一部剧是《绝命毒贩》。这部剧感觉没多大意思。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后来就放弃了。

十二月计划

  • 团队组建方案和老大讨论通过,并开始执行
  • 进行一次技术分享
  • 学习Clickhouse
  • 复习Hadoop相关知识
  • 阅读《领导梯队》
  • 进一步学习数据仓库理论
  • 阅读《成为技术领导者-掌握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学习Promethus
  • 学习Grafana
  • 学会《故乡》和《浮生》
  • 阅读《驻京办主任》
  • 看《破产姐妹》
  • 去两个地方品尝美食